新聞

2020年10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宣道會陳李詠貞紀念幼稚園 - 2020年10月
聲情鍛鍊腦筋 自由中玩出創意
宣道會陳李詠貞紀念幼稚園鄭美芳署理校長認為,現今世代求知識不難,反而如何培育品德、提升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作全人發展才是重中之重。她說:「學校為小朋友提供多元化的活動,亦盡量提供自由遊戲時間,滿足他們發展上的需要。」加上老師們接受專業的培訓,由「自由遊戲」到「識別學生個別需」,老師都會作觀察記錄,因應小朋友的各種需要而提供最適切的教導。
校本聲情課程 腦袋的運動課
「聲情課程」在宣道會陳李詠貞紀念幼稚園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,此課程在K1 時已開始實施,由兩位小朋友組成一組,他們因應老師的提問而作出討論,最後進行匯報。鄭美芳署理校長解釋道:「舉例說,有關『食物』的主題,老師會請組員間互相提問喜歡吃甚麼食物? 為甚麼?再作匯報。而高班小組人數會增至四人,而討論的問題會越來越複雜。其重點是促進小朋友多思考,習慣帶動小腦袋運動。經過三年的小腦袋運動,畢業時,小朋友不僅語言表達能力強、專注力高、思考敏捷,亦願意聆聽別人分享,而且更具有分析能力,懂得選取有用的資訊。」學校推行「聲情」超過十年,成效顯著。推行以來不斷優化,並已制訂一套完善的校本聲情綜合課程。
此外,學校明白家校合作對培育孩子的重要,學校設「家長小組」,讓家長認識「聲情」的基本概念,並透過家長觀課來體驗課堂,從而配合校方共同促進小朋友的語言和思考能力。例如,當小朋友提出要求,家長可先請小朋友說出一些理據支持個人想法,一來培養思考和表達能力,二來可從小培養孩子懂得珍惜。
情緒社交活動 了解自己、同理他人
學校今年的重點發展項目是關顧小朋友在情緒和社交上的需要,並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推行「3Es情+ 社同行計劃」,提倡「及早預防、及早發現、及早介入」。鄭署理校長說:「此計劃不但讓大部份小朋友更了解自己、懂得表達自己和建立同理心,更重要是讓老師從課堂中觀察,可以及早識別有個別需要的同學,在黃金期讓他們得到適切協助。」計劃對象是K2 及K3 學生,全體小朋友可以參與一系列情緒及社交活動,透過故事、遊戲和情景的表達,教導小朋友更了解自己內心的情緒,以正面的方式去表達出來,正如開心有不同的程度:微笑、拍手、跳躍起來等。透過適切的表達,讓父母更了解子女。
創意爆發的自由遊戲時間
要在地少人多的香港落實自由遊戲,確實來之不易。為了在有限空間、時間及資源下推行自由遊戲,學校重新編定時間表,使一星期可進行兩次,每次一小時的自由遊戲課堂。學校更為此添置不同類型的建構教具,例如:LEGO Education Construction Wall, Stem Wall, Interactive Floor。鄭署理校長表示,玩具有多少種玩法則視乎小朋友的創意發揮,自由遊戲可以提升他們的創意:「每個區角的玩具都可混在一起玩,例如來訓練小肌肉用的小珠子,有學生用來放到玩具小狗的口中,老師在旁觀察小朋友,發現他原來在玩假想遊戲,模擬餵玩具小狗吃東西。由此可見,我們可以從多角度觀察孩子,便更懂得
欣賞孩子的創意。」感恩,孩子在上帝所賜的空間,可以發揮無限的創意!
宣道會陳李詠貞紀念幼稚園
地址:新界天水圍天耀邨耀昌樓地下A 及B 翼
創校年份:1993
學校類別:資助男女
電話:2445 8469
傳真:2448 6162
網址:www.caclwtmk.edu.hk